摘要:最新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旨在提高中医病历的质量和准确性,确保病历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。该规范明确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、格式和内容,包括患者基本信息、病史、体格检查、诊断依据、治疗方案、疗效评价等方面的要求。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工作的效率,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,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。
本文目录导读:
概述
中医病历是记录患者疾病情况、诊断、治疗过程以及疗效的重要文件,为提高中医病历书写质量,保障医疗安全,根据最新中医医疗实践,特制定以下中医病历书写规范,本规范涉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、内容、格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。
基本要求
1、病历书写应当客观、真实、准确、及时,完整记录患者的疾病情况、诊断、治疗过程及效果。
2、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,字迹清晰,表述准确,不得涂改。
3、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规定的术语和格式,遵循中医术语规范。
4、病历书写应当遵循法律、法规及医疗规范,保护患者隐私。
1、首页:包括患者基本信息(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住址等)、就诊日期、就诊科室、接诊医师等。
2、病史:包括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个人史、家族史等。
3、体格检查:包括一般情况、望诊、闻诊、问诊、切诊等中医特色检查内容。
4、辅助检查:记录患者接受的各项检查结果,如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影像学检查等。
5、诊断:包括初步诊断、确诊及治疗方案。
6、治疗过程:记录患者接受的治疗过程,包括中药处方、针灸、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。
7、疗效评价: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,如症状改善情况、体征变化等。
8、出院指导: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、运动、用药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。
病历格式
1、病历首页:采用统一格式,包括患者基本信息、就诊信息等。
2、病史记录: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患者现病史、既往史等。
3、体格检查记录:按照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内容记录患者体征。
4、辅助检查记录:记录检查结果并附相关报告。
5、诊断及治疗方案:明确记录初步诊断、确诊及治疗方案,包括中药处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。
6、疗效评价及出院指导: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及出院指导建议。
注意事项
1、病历书写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原则,严禁伪造、篡改病历。
2、病历书写应当注意保护患者隐私,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。
3、病历中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制定,中药处方应当由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医师开具。
4、病历中的辅助检查应当注明检查时间、检查项目、检查结果及检查医生等信息。
5、疗效评价应当客观、准确,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、体征变化等具体数据。
6、出院指导应当针对患者具体情况,提出合理的饮食、运动、用药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。
7、病历书写完成后,应当由接诊医师审核并签字,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本规范旨在提高中医病历书写质量,保障医疗安全,为中医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,希望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本规范,提高病历书写水平,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,加强病历档案管理,保护患者隐私,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一麦设计官网,本文标题:《最新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详解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